教育者真正爱戴孩子、欣赏孩子,真正为孩子的未来和远景考虑,在教育路口架设赏识、唤醒和鼓舞的桥梁。(2007年12月10日《德育报》耿银平《教育就是唤醒》)德育是唤醒德育的要义在于“唤醒”,唤醒学生心中对真、善、美的追求,唤醒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人之初,性本善”,人皆有良知,只是在后天环境的熏陶下,有的逐渐丧失,有的开始变味。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者要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寻求教育智慧,注意德育的方式方法,去做春雨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善良的种子,去做春风吹开那迟开的花儿,去给每个学生的生命旅途“一路花香”(2008年7月28日《德育报》肖克文《德育的另一种解释》。德育是细节我们德育工作者本来就是“在学生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伤害一个生命。学生的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随意的谎话,一个异样的表情,一丝不屑的态度等等,都需要我们去了解情况,去剖析学生心理,巧妙调节自己的情绪行为,把问题解决在细微处,消灭在萌芽时,与无痕处见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008年7月28日《德育报》肖克文《德育的另一种解释》德育是习惯当学生像一张白纸一样来到学校,若干年后,能否在上面画出美丽的图画,取决于我们在学生的心田里播下怎样的习惯。为了在这块田地里收获命运,需要我们全体教师从小事入手,从点点滴滴做起,开始从“习”到“惯”的养成教育,在学生的心田里播种真、善、美。细心呵护,绝不能让她杂草丛生、一片荒芜。如果外面的空气有点污染,那么我们就有责任为她拂去浮沉;如果窗外下雨,那么我们就小心地为她撑起一顶雨伞。(2008年7月28日《德育报》肖克文《德育的另一种解释》确立儿童立场,让孩子享受童年为了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以儿童为教育的出发点,经常用“儿
f童的大脑”思考问题,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世界,用“儿童的情感”体验人生;走进儿童特有的精神世界,倾听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决定和选择,为他们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引导并使他们充分享受童年的多彩和快乐!(2007年十期《班主任》袁文娟《确立儿童立场,让孩子享受童年》)要成为阳光教师面对孩子,要有阳光般灿烂的笑容;面对同事,要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面对家长,要能阳光般交流;面对教育,要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面对教研,要有阳光般积极的热情;面对发展,要有阳光般不息的能量。给自己阳光,就会给学生撒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