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Ⅰ部分选择题部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A兄终弟及的传统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财产继承的原则D任人唯才的要求2《诗经》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周人的“维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建立完备的宗法制②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③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④创立了王位世袭制A①②④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黄大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能做到这一点的根本原因在于(A宗法制B世袭制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
4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个行政区都配备一批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最早出现于(A西周B春秋战国C秦朝)B经常巡游天下D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察D西汉)
5《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之守司,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A.郡县制不利于统治被逐步废除B.封建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D.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消除7西方史学家曾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材料中的这一制度始于()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8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该学者所谓“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以文治国B.公平竞争C.分科考试D.学而优则仕9一堂有关“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原因”的课堂讨论中,四位同学的发言中最能接近体制因素的表述是()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B雅典注重对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C雅典的五百人议事会扩大了雅典的民主基础D雅典港湾众多,工商业发达10下列有关雅典公民哥尼斯(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