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进行。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在心理辅导或咨询过程中,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得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学校要加强心理辅导室的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心理档案,开设心理热线。4通过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与家长一起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设立家长学校、开设专题讲座,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利用不同渠道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积极宣传心理健康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5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强与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公共文化机构以及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的联系与合作,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和文体娱乐活动,充分利用社会现实中积极向上的生活素材,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享,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三、强化培训,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f1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应坚持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原则,2015年6月底之前每所学校至少要配备一名(规模较大的学校应配备2名以上)取得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书的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尽可能扩大专职教师比例。专职教师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兼职教师必须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系统培训。专职教师编制从学校总编制中统筹解决。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规划,两年内配备到位。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务评聘办法,切实解决好教师职务评聘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2加大培训力度。省教育厅制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和培训规划,通过集中培训、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分层次、分类别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教研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持证上岗制度,经培训并考核合格颁发培训合格证书。从2015年秋季开学起,未获得证书的教师不得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辅导或咨询工作。同时,要在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培训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成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