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3.摔伤摔死。主要是因在扑火中,因断木、滚石砸伤,或因落崖摔伤摔死。4.因违反操作规程伤亡。在扑火中,使用铁锹、耙子等工具时,没有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产生相互碰撞,或使用灭火弹不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五)造成伤害事故的主客观原因
9
f1.对林火行为的变化判断失误。2、顺风逃生。3.直接扑打火头。4.在草甸、杂灌中避火。5.对地形条件认识不清,没有建立避火安全区。6.浓烟熏呛和高温烤灼。浓烟:一氧化碳是浓烟中对人危害最严重的气体。高温:许多可燃物能产生高达200℃以上的地面温度,并能轻而易举地形成1000℃以上的空气温度,而人体在高于120℃的环境中就会丧失功能。7.扑火队员过度疲劳。8、对小火掉以轻心。小火给人以错觉,扑火安全意识淡化,也不建立避火安全区,往往因掉以轻心而发生意外伤亡事故。9.对林火的极度恐惧,惊惶失措。没有接受扑火训练的扑火人员,因受到林火产生的轰鸣声和浓烟、高温的危害而引起极度恐惧,惊惶失措、失去统一指挥,乱跑乱串而发生伤亡事故。10.火烧木、乱石砸伤。(六)火场自救扑火队员一旦被林火围困或袭击,要果断决策,迅速选择突围和避火路线,采取正确的避火方法,避免发生伤亡事故。1.点火解围
10
f在较开阔的平坦地,可以以河流、小溪、道路为依托,使用点火器点迎面火,使新火头向大火头方向逆风蔓延,阻挡火锋解围。请注意在控制线另侧一定要有巡护人员,以防飞火产生新火点。
在无河流、小溪、道路为依托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点火器点顺风火,扑火队员跟火进入火烧迹地避火,并用手扒出地下湿土,紧贴湿土呼吸或用湿手巾捂住口鼻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2.强行顶风冲越火线当点火或其他条件不具备时,切忌顺风跑,要选择已经过火或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越火线,进入火烧迹地即可安全脱险。3.卧倒避烟(火)在点火解围来不及,就近有河流(河沟)、无植被或植被稀少的迎风平坦地段时,用水浸湿衣服蒙住头部,两手放在胸部,卧倒避烟(火)。卧倒避烟(火)时,为防止烟雾呛昏窒息,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扒个土坑,紧贴湿土呼吸,可避免烟害。4快速转移发现大伙袭来,人力无法控制时,只要时间允许,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免发生伤亡。
11
f(七)扑火安全守则1扑救森林火灾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2扑火队员必须接受扑火安全培训。3遵守火场纪律,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严禁单独行动。4时刻保持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