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险和火势突变可能性小的情况下采用,但由于扑火队能力有限,大面积火场不宜采用。2、多点突破,分击合围战术。这是一种快速分割灭火的实用战术。实施时,若干个扑火小队(组),选择两个以上的突破口,然后分别进行“一点两面”作战,各突破口之间相互形成分击合围态势,使整个火场分割成若干个地段,将火迅速扑灭。这种战术的特点是:突破口多,使用兵力多,全线展开,每个扑火队(组)间的战线短,扑火效率高,是扑火队常用战术。3、四面包围,全线突击战术。这种战术是以足够的兵力扑打初发火、小面积火时的实用战术。主要时采用全线用兵,四面围歼的办法扑火,既扑打火头、又兼顾全局,一鼓作气扑灭火灾。
5
f蔓延强烈的一侧兵力多于较弱的一侧,顺风火的兵力多于逆风火和侧风火,上山火的兵力多于下山火。
4、一次冲击,全线控制战术。这种时将全部兵力部署的火线的一侧或两侧,采用一个扑火层次,全力扑打明火,暂不清理余火,也不留后续部队和清理火场队伍,力求在短暂时间内消灭明火,以控制火场局势,然后再组织消灭残余火。“一次冲击”的距离一般荒坡400-500米,危险地段150-200米,有林地500米左右。这种战术多半用在火危及到居民区、重要设施时,会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时使用。
二、森林火灾扑救安全知识(一)扑火时的危险地带1.沟谷地带。扑火人员在扑救沟谷地带山火时,一是火灾产生的飞火容易引燃附近山场,包围扑火人员。二是火灾燃烧时耗费了大量的氧气,使谷底空气含氧量下降,使扑火人员窒息而死。2.峡谷地带。当风沿着山谷长度的方向吹,而峡谷的长度宽度各处又不同时,在狭窄处风速则增加,称为峡谷风,也叫峡谷效应。火在峡谷处燃烧,火的速度极快,在峡谷地带扑火十分危险。3.支沟地带。如果火灾山场的主沟在燃烧,遇到了支沟,
6
f火就会分流。而支沟在燃烧,却不容易向主沟方向发展,因此,如果主山沟发生了火灾,扑火人员从支山沟向主山沟运动很不安全。
4.鞍形场地带。当风越过山脊鞍形场(即两山山脊之间相隔不远,且山谷与山脊的高度相差不大之处),容易形成水平和垂直旋风,容易对扑火人员造成伤害。
5.依次增高的山场。当火的前方有依次增高的山群,火向前方发展迅速,一下子会烧着几个山头,在火前方的山脊修防火线很不安全。
(二)扑火时的危险天气条件一是干旱天气,地被物含水量下降,湿度低,可燃物极其干燥易燃,一旦点燃难以控制而出现大面积的火灾,火的强度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