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我国的基本矛盾(1)使价与价、具劳与抽劳、个劳时与社必劳时。(2)生力与生关、经基与上建。(3)生社化与资生资私制。(4)同2。2、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认识运动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1)对立统一、质变量变、否定之否定。(2)过程曲折反复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3)生关适生力、上建适经基。(4)价值规律3、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的表现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②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③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4、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2)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能够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5、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与条件①尊重客观规律(2)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②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6、我国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别是什么①基本矛盾:生力与生关、经基与上建。②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7、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①来源②发展的动③目的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8、认识过程的两次能动飞跃正确把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感认到理认到实践。(2)认识的两个阶段:①区别:表里,直间,片全②联系:理依感;感发展到理;相渗不可分,否:经验论或唯物论。9、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①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②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③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之间互相激发,共同促进。10、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因素的作用(1)社会基本矛盾(根动)主要矛。(2)阶级斗争(直)和社会革命。(3)社会改革。(4)科技革命(重要动力)。1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13、劳动力商品二因素的特点①使用价值:商品的自然属性,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②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14、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是什么(1)剩余价值是…它是雇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