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问题,通过用户对问题的回答获取问题及环境的知识,逐步理解用户对目标软件的要求。观察用户工作流程。实际观察用户现存的操作过程,从中发现用户需求,并经过分析,剔除不合格的需求,提出新的潜在需求。考察现有的同类软件的运行。如果存在同类的软件系统,对其运行进行考查,描述其逻辑模型,作为目标系统的参考。用户和开发人员共同组成联合工作小组。用户作为分析人员参加联合工作小组。联合工作小组应制定自己的工作制度和计划,确定专门的记录员,另设专人负责资料的综合和整理。2)需求建模分析活动的焦点是建立目标软件系统的模型。分析过程实质上是软件模型的建造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软件模型用来刻划系统涉及的信息、处理功能和实际运行时的外部行为。应该用图形记号分别表示信息流、处理功能和系统行为,并利用受限的自然语言给出用户需求的描述。模型的表示机制应具备良好的结构化能力。3)需求评审应对需求说明书对进行严格、仔细的评审,对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错误或缺陷,及时进行修正和补充。重新进行相应部分的初步需求分析,需求建模,修改需求说明书,并重新进行评审。需求评审应以用户、分析人员和系统设计人员共同参与的会议形式进行,对需求说明书的下列特性进行评价:正确性、无歧义性、完全性、可验证性、一致性、可理解性,可修改性和可追踪性。
65制定确认测度计划
需求分析完成后,应制定相应的确认测度计划。关于确认测试的规定参见相关测试规范。
f66修改开发计划
需求分析完成后,将对系统目标和规模有了更全面和详细的了解。因此,应对开发计划进行修改,以使开发计划玩切实可行。
67编制文档
按标准的文档格式编制下列文档:1)软件需求说明书;2)数据需求说明书(可包含在软件需求说明书中);3)确认测试计划:4)修改的开发计划;5)用户手册概要。
68需求评审
需求评是包括两个方面:1)文档审查,对67节列出的各类文档进行审查,以保证文档的正确性,并且文档格式标准。有关文档审查的规定见文档审查规范。2)需求分析过程审查,以检查需求分析过程是否符合开发规范。
69需求分析文档存档
需求分析文档审查通过后,文档编制人、质量审核员、审查组负责人签名。然后由项目负责人或公司相关负责人复审,复审通过后签名。最后将文档交管理部存档,进入配置管理程序。
软件需求说明书通过审查和复审后,应与用户就相关内容签订合同。合同与软件需求与明书一起存存档。
7、需求分析完成标志
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