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业难”与“用工荒”问题的认识就业难”用工荒”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与普及,大学生毕业人数是逐年攀升,就业形势严峻是我们十分关注的话题。然而,于此同时却传出了某些代工企业“用工荒”的消息,对于这一现象,我分析到如下几个原因:
一、就业上的矛盾
目前,就业市场之所以出现“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存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就是就业市场供需之间结构不平衡。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必然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老一辈的农民工逐渐退出劳动力市场,取而代之的是“新生代农民工”。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0年初发布的“新生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据了农民工总数的60,他们更倾向于城市生活,714的女性、有505的男性希望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在就业上,新一代农民工和老一代的农民工最大的不同就是,工资不再是他们找工作的唯一考虑因素了,他们更在意工作环境的好与坏、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否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等,工厂化、大规模、流水线式的工作环境,已经让他们难以满意。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选择余地相对于农民工来说更大,自我的就业标准更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面临着失业问题,他们不愿进入普通的大工厂做纺织工、搬运工等等,他们想要一个工作环境好,能展示自我才能的白领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上,以往的就业结构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工厂依旧是原来的工厂,工作环境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企业生产仍然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老模式。然而,参照外国的发展经验,当第二产业不能提供足够多的体面工作机会时,很多人就会进入第三产业就业。第三产业包括餐饮、旅店、商店等传统领域和金融、保险、教育、政府部门等领域,它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工作环境和社会评价比较高。而就我国目前就业环境来看,第三产业还不足以成为吸纳劳动力的最主要的就业部门。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产生了就业需求和供给上的矛盾。新生代的农民工和大学生追求更优待遇的工作,而劳动力市场依旧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于是就出现了“就业难”和“用工荒”的尴尬局面。
二、就业者认识片面
据人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2009比年的611万多19万人。既然每年的毕业大学生如此之多,又为何出现有的企业的“用工荒”的局面呢?一方面,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