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室内排水为雨水,污水分流制系统。a室内污水经污水管网收集后排至室外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学校原有污水管网。b屋面雨水采用外排方式,屋面雨水通过雨水斗收集经雨水立管收集排入室外雨水管道。
第五章、电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2、《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GB5018920055、其它专业及业主所提条件
二、设计内容建筑物的照明、动力、语音和数据、电视、防雷、接地、校园广播。
三、供电系统该工程为二类公共建筑,其中应急照明用电负荷等级为二级其它为三级本设计采用市政低压380220电源供电,在体育馆一层设配电室,04KV电源引至各栋楼总配电
箱,总计算容量约800KW。四、照明设计正常照明的照度按照我国现行规范规定的有关标准设计,校室及公共场所以高效节能荧光灯为
主。教室照度约为300LX办公室照度约为400LX在公共走道及重要设备房间、会议室设应急灯具,应急时间不少于90分钟。五、导线选型及敷设干线:室外采用YJV221KV电缆直埋敷设,室内采用YJV1KV或BV075kV穿钢管或桥架内沿
管道井、墙敷设。支线均采用BV075kV穿阻燃型PVC管沿楼板、墙暗敷设。六、防雷、接地本工程按二类防雷要求设计,在屋面及屋面四周设人工避雷带,高出屋面的金属构件应与避雷带
焊通,利用柱内二根以上主筋作防雷引下线,利用基础主筋作接地体,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
学习参考
fword格式整理版
金属构件均应与接地体作总等电位联结,接地电阻小于1Ω,低压配电装置的接地型式采用TN-S系统。每幢总进线及插座回路采用漏电保护,每幢动力箱处设总等电位联结箱,卫生间作局部等电位联结。
七、弱电智能化有线电视有线电视节目均由市有线电视台引来,按860MHZ邻频道传输方式设计,在校区内设一总有线电
视前端箱,用户终端电平控制在68±4dB,各功能房间按需配置终端插座。安保系统在本学校各出入口、操场内设保安监视摄像机。所有摄像机的电源,由主机供给。中心主机系统
采用全矩阵系统,所有摄像点应同时录像。录像机选用24小时长延时录像机。每个普通监视点设2SC25镀锌钢管,带云台监视点设3SC25镀锌钢管,暗敷在楼板或墙内。图像质量按五级损伤制评定,图像质量不应低于4分。图像水平清晰度:黑白电视系统不应低于400线,彩色电视系统不应低于270线。图像画面的灰度不应低于8级。
广播系统在本学校操场上及各楼梯口设广播终端主机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