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推及所有人甚至物。它不仅仅是一种伦理,更是通过对天、地、人的思考而达到的一种人生境界和生命体验。在乡土文化中,“忠诚”的榜样不胜枚举。带领学生走近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对“忠诚”的理解自然会深刻得多。“仁爱”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古人哲学思想核心,因为它建立了中国人对“人之为人”的基本理解。仁爱是什么,不仅是一种人格情怀,同时也是具体的行为方式。如,笔者执教《尊敬我们的老师》一课时,引入了植根基层,把爱献给农村孩子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宋玉伟这一“乡土资源”,让很多学生流出了感动的眼泪,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水到渠成般地导引了课题。在学生中宣扬仁爱精神,其实就是在进行一种从善教化,培育他们明确的价值取向,让他们从本土历史人物的身影中寻找美德榜样,进而从生活中、校园里,从邻里、亲人、同学、师长等人身上,发现爱原来并不遥远,就在自己身边,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移情,为成长为个对社会、对他人、对同类具有仁慈、关爱、同情之心的现代道德人奠基。价值教育实践的实施路径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在社会实践中启蒙价值发现所谓的价值发现,是指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从中发现显明的、蕴含的以及遮蔽的各种价值。教育是对人发展的价值引导和限定,其首要任务是要让学生知道珍惜人生那些关乎个体生存与生活质量的价值,比如生命、生存、健康、幸福、友情、尊重等。这都是人生最基础的价值,也称为“自足价值”。吴亚林博士说:“我们的教育缺少的是对这些自足的价值的发现,孩子被过早地引导要成为科学家、工程师、社会名流,而不是生活中懂得尊重、受到尊重、高尚、善良的人……忽视了孩子内心深处对高尚、善良的呼唤,忽视了人之生存意义和对人的本真理解。”例如,在执教《融入民族文化》(苏人版九年级第2课)一课时,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家乡传统文化资源”的社会调查。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民间走访、查阅资料等形式,分头对县域历史、人文景观、神奇传说、宗教文化、曲艺戏剧、民俗民风、名人名著、名产名品进行考察、整理,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活动结束后,进行了四种反馈:一是问卷调查,内容以反馈学生兴趣、情感体验及对活动的建议为主;二是学生撰写实践心得、报告小论文等,反馈出来的是学生个性及能力;三是活动总结,由老师总结活动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更好开展实践活动;四是成果展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