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15~16题。
15.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16.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17.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18.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地震使海底抬升B.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C.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D.海底扩张处沉积物大量堆积19.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A.岛弧和海沟B.海岭和海沟C.海岭和裂谷D.岛弧和裂谷《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关于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为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其外围分布着沉积岩。该处花岗岩岩体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形如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侵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岩体绵延分布数百里,相对高度相差百米以下。据此回答20~22题。20.形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21.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B.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C.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页3第
fD.根据材料,无法判断22.下图中的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23.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发展演变说明了A.内力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B.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总的趋势都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C.内力作用先形成高山,然后外力作用再把高山削低D.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的作用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读黄河示意图,回答24~27题。24.图中河床剖面呈“V”字形的河段是A.aB.bC.cD.d25.形成巨大冲积扇平原的地点是A.aB.bC.cD.d26.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聚落会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条带状27.关于d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河泥沙含量大,因此三角洲增长速度快B.d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航海运输C.d处因河网密布、地形平坦,成为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