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地理
中国能源产业现状分析
中国能源产业现状分析
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能源产业,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供应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为世界能源市场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分析我国能源产业,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寻求解决对策与措施是促进我国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能源资源的特点:
1、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2009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207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制约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
2、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中国能源流向的显著特征和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
3、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与世界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工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未开发的水力资源多集中在西南部的高山深谷,远离负荷中心,开发难度和成本较大。非常规能源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性较差,缺乏竞争力。
一、中国能源产业现状:
1、能源产量大幅上升,但供需缺口仍然很大。我国能源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但与此对应的能源消费总量也已跃居世界第一,供需依旧紧张。
2、以煤为主的能源产业结构。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2009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为274618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比重占773,以煤为主形成的产业链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