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知道时间差△T减小,所以在井眼扩大井段的下界面处
f会出现声波测井时差曲线减小的假异常;在R1、R2均进入井眼扩大井段时,CEDF,不会有异常出现;而当R1、R2跨井眼扩大的上界面时,DFCE,由式(63可知△T增大,所以在井眼扩大的井段的上界面处,将出现声速测井时差曲线增大的假异常。
在一些砂泥岩的分界面处,常常发生井径变化,砂岩一般缩径而泥岩扩径,因此在砂岩层的顶部(相当于井眼扩大井段的下界面)出现时差曲线减小的尖锋,砂岩层的底界面处〔相当于井眼扩大井段的上界面)出现时差曲线增大的尖锋。图69就是砂泥岩剖面井径变化对时差曲线影响的实例。显然,在时差曲线上取值时,要参考井径曲线,避开井径变化引起的时差曲线的假异常,以便正确取值。
2.地层厚度的影响地层厚度的大小是相对声速测井仪的间距来说的,厚度大于间距的称为厚层;小于间距的称为薄层。它们在声速测井时差曲线上的显示是有差别的。1厚层图610b所示的地层,中间为速度较高的厚层石灰岩,上、下都是速度较低的页岩。声速测井测量的时差是R1、R2之间所对的地层的平均声波时差。当R1、R2都在石灰岩下界面之下时,测得的是页岩的声波时差。如果仪器由下部页岩向上测量,当R1刚好达到石灰岩下界面时,测得的时差仍是页岩的声波时差,相当于曲线的A点。当R2进入石灰岩R2仍在石灰岩下界面之下时,随着仪器上提R1和R2之间的石灰岩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而页岩逐渐减小,所以测得的声波时差逐渐减小,曲线由A点向B点变化。当R1和R2的中点正好到达石灰岩下界面时,R1、R2之间石灰岩和页岩所占的比例相等,测得的声波时差为页岩与石灰岩声波时差的平均值,这相当于曲线的I点。当R2正好到达石灰岩下界面时,相当于曲线的B点,此后,R1、R2均在石灰岩中,测得的数值为石灰岩的声波时差,即曲线的BC段,当R1进入上部页岩后,R1、R2中点正好处在灰岩的上界面时,测得的数值为页岩与石灰岩声波时差的平均值,相当于曲线上的I点。最后,R1和R2都在上部页岩中时,测得的均为页岩的声波时差,曲线为一直线。综上所述厚层理论曲线特点如下:
f①对着厚地层的中部,声波时差不受围岩的影响,时差曲线出现平直段,该段时差值为该厚地层的时差值。当地层岩性不均匀时,曲线有小的变化,则取该地层中部时差曲线的平均值作为它的时差值。②时差曲线由高向低和由低向高变化的半幅点处(I、I点)正好对应于地层的上、下界面。所以可以用半幅点划分地层界面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