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空间,这样第一磨牙的关系便可以由原来的远中关系变为中性关系;同时尖牙也可以略向远中移动,以供前牙调整位置之用;替牙期间正值颌骨增长旺盛期,颌骨前部的宽度有所增长,这样可使前牙的拥挤状态完全消失而趋于正常;前磨牙萌出时,其位置较乳磨牙更向颊侧,恒切牙、尖牙萌出的位置也较乳切牙、乳尖牙更向唇侧。以上诸因素作用结果,恒牙弓增大,为恒牙调整位置、建立良好咬合对应关系,提供了有利条件。1牙萌出的特点:①按先后顺序萌出②左右对称同期萌出③下颌牙的萌出略早于上合同名牙④女性萌出的平均年龄略早于男性。2乳牙萌出的顺序:ⅠⅡⅣⅢⅤ恒牙萌出顺序:上颌:61243578下颌:612345783牙髓腔:位于牙体中部,周围除根尖孔外其余均被坚硬的牙本质包被。髓腔内充满牙髓髓室、根管系统①髓室:髓室顶、髓室壁、髓角、根管口、髓室底②根管系统:髓腔除髓室以外的部分,由根管、管间侧支、根管侧支、根尖分歧、根尖分叉和副根管组成。4上颌骨的各孔及出入的神经:①眶下孔:眶下神经②切牙孔:鼻腭神经终末支③牙槽孔:上牙槽后神经④腭大孔:腭前神经⑤腭小孔:腭中、后神经⑥上颌窦裂孔:上颌神经同时麻醉上牙槽前、中神经及眶下神经的部位在:眶下管5下颌骨各孔及出入的神经:①颏孔颏神经②下颌神经沟下牙槽神经③下颌舌骨沟下颌舌骨神经④下颌孔下牙槽神
f经6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处:牙槽孔7上颌骨三个支柱:①尖牙支柱:支持尖牙区咀嚼压力②颧突支柱:支持第一磨牙区咀嚼压力③翼突支柱:支持磨牙区咀嚼压力8在下颌隆凸处注射麻醉剂可同时麻醉颊神经、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9口腔颌面颈部的血液来源:①颈总颈外动脉②锁骨下动脉10下颌动脉的各段及各段分支:①下颌段:脑膜中动脉、下牙槽动脉②翼肌段③翼腭段: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蝶腭动脉11三叉神经的分支及各分支的出颅部位①眼神经:眶上裂出颅②上颌神经:圆孔出颅③下颌神经:卵圆孔出颅12面神经走行中经过:内耳门、内耳道、面神经管、茎乳孔、腮腺13面神经颅外段分支与腮腺的关系:①颞支:从腮腺上缘穿出②颊支:出腮腺前缘③颧支:从腮腺上前缘穿出④下颌缘支:从腮腺前缘及下端穿出⑤颈支:从腮腺下端穿出14腮腺浅叶周缘神经血管的排列上缘从后向前依次为颞浅静脉、耳颞神经、颞浅动脉、面神经颞支及颧支,前缘从上向下依次为面横动脉,面神经颧支,面神经上颊支,腮腺导管,面神经下颊支及下颌缘支,下段从前向后依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