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第1课时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一教材第32页学习指南1.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增温→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二教材第35页思考晴朗的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三教材第35页读图近地面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四教材第45页复习题11.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地面增温后产生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大气产生大气逆辐射,将很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课堂小结
学业达标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2题。
1
f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A.①~②~③C.②~③~④B.①~④~②D.③~④~②

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A.①B.②C.③D.④

解析: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后,以地面辐射的形式被近地面大气吸收而增温。越靠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越多,温度越高。答案:1B2B冬季,农民用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a、c、d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c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B.a、c、d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cdaC.d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解析:从图中箭头方向可判断出,a表示大气逆辐射,c表示太阳辐射,d表示地面辐射;其中,d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其辐射的热量主要被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太阳辐射与天气状况有关。答案:B4.图中箭头能表示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原理的是A.aB.bC.cD.d解析:人造烟幕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防止农作物受冻。答案:A读下图,回答5~6题。
2
f5.图中城市中心与郊区相比A.气温高,降水少C.气温低,降水少
B.气温高,降水多D.气温低,降水多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市中心与郊区相比,降水更多,气温更高。答案:B6.关于城市与郊区之间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上空盛行下沉气流B.近地面气流由城市流向郊区C.高空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D.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解析:由于城市温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