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即和。7.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和。8.在学习达到刚好记忆水平以后再进行的学习称之为。9.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时,记忆效果最好。10.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和,前者分为和两种水平,后者包和两种形式。11.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和。12.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13.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14.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15.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16.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三、简答题1.请简述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这三种知识直观类型的优缺点。2.请简要阐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内涵及不同之处。3.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四、论述题1.请论述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2.论述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f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念,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先学习苹果、梨等概括程度较低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水果的概念,属于上位学习。因此,答案选C。2.A解析∶瞬时记忆是指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的记忆,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O.25~2秒。信息存贮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因此,答案选A。3.A解析∶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因此,答案选A。4.A解析∶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因此,答案选A。5.D解析∶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短时记忆的信息既有来自感觉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