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选择的几点思考
摘要: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在华尔街倒台,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至此暴发。虽然各国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度过危机,但是大多数国家的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成为了本次危机损失最大的国家,在后危机时代的今天,对中国如何能以最小的损应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如何选择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道路等以实现持续的经济繁荣与稳定增长的讨论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即综合当今经济学家们的观点同时,大胆的阐述了自己的几点思考。关键词:后危机;增长方式;中国
1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选择的急迫性和重要意义
11后危机时代及经济增长方式的相关概念和机理后危机时代泛指狭义的金融危机结束,经济周期度过最低谷开始缓慢回升的一个阶段。从历史经验看,这是经济周期中一个关键的时期,旧的发展方式面临打破,新的经济格局有待确立,对产业重组、资本运作、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和作用的方式。从要素配置状况出发,经济增长可以衍生出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以增加投入和扩大规模为基础、强调增长速度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二是以提高效率为基础、强调增长质量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不同时期、不同产业部门的发展中,两种增长途径往往是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并存,而以不同的主导地位综合表现出来。经济增长的一般趋势是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并在不同的增长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其历史过程首先表现为要素驱动阶段,即资源经济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基本生产要素,即廉价的劳力、土地、矿产等资源,特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其后则为投资驱动阶段,即资本经济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大规模的投资及生产,特征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第三为创新驱动阶段,即知识经济阶段,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来自于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特征为知识密集型产业是该阶段的主导产业;第四为财富驱动阶段,即第三产业的分化阶段,追求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生活享受,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主动力,自然产业、精神产业和社会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12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选择的急迫性和重要意义首先,经济复苏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必须做好长期应对的充分准备。一次大的经济危机过后,往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