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万全球员工的百年老店却是毁在只有377人位于英国伦敦的海外子公司手上,其亏损是由于衍生性产品CDSCreditDefaultSwap交易所引起。
f当我们把视野由全球金融机构集中到两岸金融机构,来观察次贷的亏损情形时,可以发现,两岸的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的受灾情形虽然远比欧美的情形轻微,但也都是创下了亏损的纪录。台湾的情形,永丰金融控股公司因投资与次贷相关的结构式投资产品SIV,StructuredI
vestme
tVehicles而导致了超过29亿美金的损失,投资的本金几乎全军覆没,并导致8位相关的高层主管辞职或受到惩处;国泰金融控股公司也因投资了次贷相关的抵押债权债券或称担保债务凭证CDO,CollateralizedDebtObligatio
s而引致了至少31亿台币的亏损;新光金融控股公司更因次贷亏损逾亿元美金,从而必须卖地套现,将台北市最精华的土地拱手让出。而我国金融机构受次贷风暴影响的情形,据美国金融机构估计,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购买了部分次级按揭贷款,这6家银行次级债亏损共约49亿元人民币。另外,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虽然未直接投资次贷相关产品,却是因为战略性投资,藉由投资国际性金融集团,以汲取更多的资源和经验,为达到更好的收益而投资富通集团。富通集团在此次全球金融海啸中因为现金流不足,导致在荷兰的业务被国有化,需要由比利时和卢森堡政府注资救援,其后大部分业务被分批出售。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也因此预作减值准备金2279亿元人民币。整体而言,两岸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业、保险业,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无可置身事外,受到次贷风暴及金融海啸的影响。问题是,不管是华尔街的知名券商、国际级的银行、保险公司、还是对冲基金,这些长期执全球金融牛耳的大型机构,一直是新兴国家所仰望的对象,其金融产品创新和严谨的风险管理不是为人所称道吗?为什么这些风险管理技术,甚至政府的监理制度,都突然失灵了?本应对稳健经营要求最高的保险业,美国国际集团AIG─全球保险巨人都不免在这场风暴中倒下,究竟是何缘由?现代的金融机构(包含保险业)都很重视资产、负债及各种投资的风险管理。讽刺的是,次贷危机居然让屹立百年的全球保险巨人在危机爆发后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就发生财务困境。如果连AIG都因为次贷亏损而发生问题,其它的保险机构是否更岌岌可危?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保险业为了确保其偿付能力,是受到高度监理的行业,两岸的保险业在面对次贷亏损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