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2种获“五个一工程”奖,2种获“中国出版政府奖”,15种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1种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9种图书入选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2种期刊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三)对台对外交流有新进展。“十一五”时期进一步加强闽台出版交流合作。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新闻出版业建设合作协议》,将福建确定为两岸出版交流试验区,授予厦门市海峡两岸新闻出版交流
f与合作基地。成功举办了五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五届金门书展、两届海峡印刷技术展览会、首届海峡版权(创意)产业精品博览交易会、海峡新闻出版业发展论坛、两届海峡媒体峰会等特色活动,加强了两岸新闻出版业的交流合作与产业对接。福建日报实现记者赴台驻点采访,50多家闽版期刊在台湾发行,开通了天下妈祖网站等。据不完全统计,福建输往台湾出版物累计3亿人民币码洋,是大陆对台出口图书最多的省份,增进了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了解。我省率先对除计算机软件之外台、港、澳智力作品的版权提供登记保护服务,受到了台、港、澳业界欢迎。此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合作出版、版权贸易、实物贸易等形式,扩大与境外企业项目合作,同时大力实施“走出去”,侨刊乡讯在海外年发行超过2000万份,每年在多个国家举办福建书展,积极探索在境外合作设立发行企业。(四)体制机制改革有新突破。“十一五”时期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走在文化体制改革前列。省出版系统实现了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整合出版发行资源组建了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厦门对外图书交流中心改制组建为厦门外图集团有限公司。一些时政类报刊在抓好劳动、人事和分配机制改革基础上,积极探索编辑和经营“两分开”,将广告、发行、印刷等经营性业务剥离出来推向市场,有3家期刊转制为企业。2家企业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五)公共服务能力有新增强。积极抓好公益性出版工作,认真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农家书屋工程,被省委、省政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省财政下拨建设资金33585万元,社会各界积极捐助,农家书屋从无到有,建成8124家,覆盖全省56行政村。举办了四届“全民读书月”活动,参与举办省直机关首届读书节活动,有力配合了学习型社会建设。发挥新闻出版特点实施文化环保工程,“扫黄打非”行动累计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670多万册(盘),净化了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