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和政府投入、镇村自筹、部门扶持、农民参与的方式,不断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采煤沉陷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搬迁、集镇改造开发、建设征地搬迁、旧村改造整治”4种模式,打造了榴园、华家湖、秦楼、王店、宋疃为代表的一批具有烈山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11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村民对破旧房屋进行整修,对占用公共空间的危旧房屋进行搬迁新建,从改善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入手,集中力量搞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整治。截至目前,已修建村庄道路36条,共13900m;修建公厕21个,垃圾收集房24个,污水处理站12个,完成风貌改造1374户,拆除乱搭建筑物500多处,清除路边柴草粪土等3100多车。同时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示范村都放置了垃圾桶,安排专人清扫道路、公共活动场所等,通过整治,从根本上解决了村内柴草乱垛、垃圾乱倒、脏水乱泼的情况。12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中心村要配置完善“114”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其中11项公共服务包括小学、幼儿园、卫生所、文化站、图书馆、乡村金融服务网点、邮政所、农资店、便民超市、农贸市场、公共服务中心(村两委、就业、警务等便民服务场所);4项基础设施即公交站、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公厕。自然村要配置“21”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其中2项公共服务包括健身活动场地、便民超市,1项基础设施即垃圾收集点。13环境卫生整治围绕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起居,深入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按照“三清”、“四修”、“五化”的工作要求,推进包括清垃圾、清污泥、清杂物,修整危旧房屋、猪圈、旱厕、院墙,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和公共设施配套化等内容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农房建设和改水改厕,实施农村卫生户厕改造,建设完善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启动实施试点村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完善以“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区调度、市处理”工作机制,加大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垃圾收集员队伍,逐步建立农村卫生管护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生活环境。2主要经验和做法烈山区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项目是在烈山区“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用标准化方法和手段,总结凝炼成功经验,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质,加快实现“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建设目标。试点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成熟的做法和好的经验。21成立组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