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法初探
作者:王海龙来源:《学周刊》2017年第06期
摘要: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了解、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公平合理的教学评价,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兴趣;教学氛围;教学方法;评价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12102DOI:1016657jc
kiiss
16739132201706075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进行自觉主动的学习与探究,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索然无味地听,整堂课下来学生几乎不用说话,只要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老老实实地听就可以了,这样的课堂极易使学生丧失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形成低效的课堂教学,甚至是无效教学。基于这样的教学现状,初中语文课堂改革势在必行。新课程改革提出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前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因此,必须围绕学生来展开。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了解、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作为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与探究,将语文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美好天地。本文将结合笔者近些年来自己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实践和探究,浅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的见解。一、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信任和赞赏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教师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沟通。多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励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欲望,使整个班级呈现出一派团结向上、奋发努力的良好学风。教师一定要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无数的教学实践证明那些学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