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企业如何做好资质过剩员工的管理工作
作者:李鹏宇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组织中资质过剩的员工比例日渐增多,资质过剩已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文从分析资质过剩员工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对组织产生的影响入手,提出了如何有效激励和管理资质过剩员工的具体措施。人才竞争力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最核心部分,人力资源也已日渐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基于各企业对人才积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企业忙着进行一场场人才抢夺战,忙着培养和发掘企业内部人才的同时,企业中资质过剩员工比例也越来越高。如何发挥这些资质过剩员工的积极作用,提升他们的绩效水平,避免其产生负面工作态度和退缩性工作场所行为也日益成为全球企业管理者需要关注的一大课题。一、资质过剩员工及影响员工资质过剩感知的因素资质过剩员工。资质过剩员工主要指那些拥有超过正常工作所需要的教育水平、经验、知识以及技能的员工。当人们的教育水平、经验以及知识、技能、能力等满足了雇主的要求,但是这项工作实际所需的技能较低,则导致了员工资质过剩。影响员工资质过剩感知的因素。目前,全球各地的学者们基于不同学科背景与视角,对影响资质过剩的因素进行了系统探讨。概括而言包括社会、组织、团队及个人几个方面:经济因素。当经济疲软时,就业市场的供需平衡受到经济的调节影响资质过剩。经济萧条使市场上的工作机会减少,用人单位在相同成本下可以考虑雇佣更“好”员工虑,那些拥有更高学历、经验和知识技能的员工被聘用及留用的可能性更大,从而导致组织中对资质水平要求较低的工作也由这些资质较好的员工来承担,从而使员工经历资质过剩。此外,有研究标明,经济政策强制规定的工资、福利和其他工人保护政策也影响着资质过剩。教育因素。近年来,教育一直处于大规模扩张状态,而由此产生的人才供给和社会上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之间的差距一直在扩大,当人们受教育水平增长速度超过就业过程中对教育水平需求的增长速度,则可导致资质过剩的产生。组织因素。组织某些方面的因素会影响个体主观的资质过剩。由于一些组织按岗位确定薪酬,企业高素质员工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受限。企业内部大量的高素质员工,在不想做管理但又没有其他通道可发展时,便会出现资质过剩。此外,一成不变的工作环境,工作规章制度太过严紧,统一制服要求也会影响到员工资质过剩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