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分配的“谁受益,谁承担”原则,可以将摊销费用细化到不同科目,如计入“生产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f四充分披露无形资产信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无形资产将会取代固定资产的地位,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无形资产的披露也会成为未来财务报告的重心。无形资产的特征是“无形”,这一特点导致其本身的价值和创造的效益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进一步提高无形资产的可靠性,应在现有的无形资产披露基础上继续改进。1应在重视历史信息的同时,加强对无形资产前瞻性信息的披露。无形资产的不确定性特征决定了信息使用者更关心无形资产的未来发展,而不是过去的状况,因此,应在财务报告中增加预测性信息、与企业有关的机会和风险的披露。2丰富财务报表外的非财务信息。当前。使用者已不满足财务报告中偏重数据信息披露的现状,因此,可通过增加表外信息披露来弥补财务报告的不足,如可提供信息使用者关心的企业核心能力、竞争优势、创新能力、管理者信誉、企业文化等非财务信息来帮助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3应规范无形资产的披露方式。首先,应增加强制性信息披露内容,现有的信息披露内容过于简单,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因此,应进一步拓宽信息披露内容;其次,要规范无形资产的项目名称和级次,方便不同企业间的横向比较和使用者的阅读理解;再次可以缩短无形资产披露间隔时间,由于无形资产时效性强的特点,可以考虑在月报、季报中加强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及时反映无形资产的最新情况,减少使用者的决策风险;最后,应鼓励和保护企业进行无形资产自愿信息披露,可在准则中加入鼓励企业自愿披露条款,并积极为其创造条件和给予必要的保护。美国SEC为了鼓励企业披露盈利预测等信息,积极地为预测信息建立安全港的做法,值得借鉴。
新准则下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新规范解析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技术和知识的创新步伐越来越快,无形资产在企业整个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也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在此背景下,以我国已有的无形资产准则(以下简称原准则)规定的会计规范为基础,在借鉴并吸收相应国际会计准则的前提下,为了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原准则相比,新准则对无形资产核算的会计规范作了较大的调整。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