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再经施工便道可直接到达工地现场,因此施工时根据线路附近的道路情况,充分利用、改造既有道路,然后沿线路左侧或右侧修建纵向施工便道和横向连结便道,完成施工交通道路系统。1、便道整治措施①、便道的加宽整治由于线路的便道较狭窄,加上过往的车辆较多,必须对便道予以拓宽,采取的措施主要为每隔90米增设避车台,避车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定位90m个,全线共设避车台80个,设计总开挖方量为90000m3。由于便道走向主要沿洛河,在临河一侧加宽,不仅造成压缩河道,减小了河道的泄洪能力,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所以避车台必须选择在临山一侧,利用微量爆破与机械相相结合的方式,对道路予以拓宽,确保过往车辆的顺利通行。详见表41。②、便道的加固措施由于便道临山一侧,局部路段因为风化及雨水冲刷等原因,造成坍塌、滑坡、滚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为防止上述原因导致道路中断,针对各路段进行加固处理,处理措施主要采用浆砌片石挡墙形式进行防护。③、改移便道由于主线的走向局部占用了地方道路,所以地方道路必须进行改道,否则地方道路不能得到正常使用,改移便道主要集中在本标段红线范围内。④、横向支线便道由于全线桥隧相接较多,隧道均位于山体山,所以由于施工的需要,必须修建多处施
f工便道,否则无法组织施工。⑤、改移河道由于本标段整体走向沿河道设计,大部分桩基位于河内,少部分位于河滩内,所以施工中需要做沙袋围堰,然后动态改移河道。2临时漫水桥修建方案因为施工的需要,我部研究决定在嘉陵江及其支流洛河上共修建7座漫水桥,分别位于白水江镇与甘溪沟村连接桥、1号拌合站、嘉陵江2号隧道进口处、洛河1号隧道进口处、洛河2号隧道进口处、洛石碑2号隧道进口处、青岩湾大桥处,漫水桥宽均为4米。漫水桥的设计主要考虑三个因素:第一是否满足过水要求;第二安全因素;第三环境因素。第一、在满足荷载和交通的前提下,主要考虑的就是泄洪能力。通过对当地的气候水文情况的了解,以及当地历年来河水的涨势情况,我部结合以往施工经验,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结合现浇混凝土的形式。第二、考虑到行车及行人安全,在漫水桥上每隔1~5米设置05米高左右的防护桩,桩上标明水深为03米断行的水位警戒线,同时在桥头设漫水桥标志及过车吨位上限标志。第三、漫水桥的施工必须遵照环境的各项保护措施,施工过程中杜绝乱排乱放,积极组织、精心施工,确保河水不受污染。第四、所有漫水桥必须有人值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