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06年XX市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
市长在市第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2006年2月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时期和2005年工作回顾
新世纪的头五年,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五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全面实施“面向世界大开放、面向上海大接轨、面向市场大调整、面向未来大开发”四大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十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5。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九五”期末的226∶412∶362调整为“十五”期末的152∶492∶356。有效投入强劲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入320亿元,工业投入205亿元,分别是“九五”时期的25倍、42倍。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注册外资实际到帐累计37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01
f亿美元,分别是“九五”时期的44倍、24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一大批城建、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城市化水平从“九五”期末的32提升到44。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市属企业、公共财政、镇乡综合配套等改革向纵深推进。“科教兴市”战略深入实施,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4。“十五”时期,是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运行质量显著提高的时期;是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发展活力充分迸发的时期;是发展载体全面构建、区域经济竞争力迅速提升的时期;是城乡面貌发生巨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时期。“十五”发展的成就,为“十一五”的全面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一年来,我们依靠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奋力拼搏,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54;完成财政收入16亿元,增长25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3亿元,增长3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增长3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69元,分别增长123和118。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始终突出工业主体地位,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扶优扶强规模企业,工业经济整体实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