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填空题1行政命令是行政机关依职权进行的,对相对方科以(义务)(义务)的行为。2以行政指导的功能差异为标准,可将行政命令分为(规制性(行政指导)调整性行政指导、助成性行政指导)、调整性行政指导)行政指导)(调整性行政指导)(助成性行政指导)。3申诫罚的具体形式主要有(警告)和(通报批评)。(警告)(通报批评)4行政处罚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违法行为发生)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5人身罚主要有(行政拘留)和(劳动教养)两种形。(行政拘留)(劳动教养)6行政监督属于(行政行为),与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行政行为)行政司法行为同等重要。7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资料)。(会计资料)8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主要有(行政机关救济)和(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救济)(救济)。救济)9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的办法。(书面)10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11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损害赔偿)(损害赔偿)。12(行政侵权行为)是构成行政赔偿责任的首要条件。行政侵权行为)13追偿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后补)”式的追偿;一种是(“先陪后追)”的方式。(14把复议作为行政诉讼的必经阶段,即(复议前置)原则,是(复议前置)一些国家行政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15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方式为(开庭审理)。(16我国行政诉讼所规定的管辖主要有(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地域管辖)和(裁定管辖)。(裁定管辖)17特殊地域管辖又可分为(专属管辖)和(共同管辖)。(专属管辖)(18行政诉讼参加人包括(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当事人)(诉讼代理人)19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有不同的称谓。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上诉人)和(被上诉人)。(上诉人)(20可定案证据的特征是: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客观性)(相关性、(合法性)21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可将证据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22起诉应以书面方式,即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并按(起诉状副本)被告人数提出,23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原告。24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得以调解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