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8
f材料三: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请回答:(1)战国时期的荀子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的?(2分)
(2)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4分)
(3)依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4分)据所学知识说明二者思想是否存在本质差别。(4分)
(4)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6分)
42、(20分)思想的演进和技术的进步,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
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段独白材料二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
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卢梭材料三革命的。材料四当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血腥和暴力的悲剧时,在英国发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的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
生了一个变化,这个变化,使得围攻巴士底狱和滑铁卢战役在相形之下似乎无足轻重了。全部近代历史上没有别的事件曾更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
9
f──(美)海斯《世界史》回答问题: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4分)2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中对“人”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