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攀升,糖尿病患者人群逐渐扩大,中国已成为继印度之后
位居第二位的糖尿病国家。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城乡患病率差别很大,专家指出,血
糖控制不达标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而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水平的重要
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增高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改变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使
组织与细胞缺氧,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形成;可引起肾小球增厚,诱发糖尿病肾病
DN;还可引起血脂和血粘滞度增高,是心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监测糖化血
红蛋白不论对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情况,并发症的预测情况,还是糖尿病病人的筛选等
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美国1型糖尿病控制及并发症试验DCCT和英国2型糖尿病控制与
并发症UKPDS均把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评价指南,且都充分肯定了强
化治疗在阻止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意义如下:1糖化血红蛋白(GHb)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缓慢、持续且不可逆地进行非酶
促蛋白糖化反应的产物。形成两周后不易分开。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人体所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相对较高
2正常生理条件下,非酶促糖化反应产物的生成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由于蛋白质浓度保持稳定相对稳定,糖化水平主要决定于葡萄糖浓度,也与蛋白质与葡萄糖接触的时间长短有关。
人体内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在红细胞死亡前,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保持相对不变。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映的是在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与抽血时间,病人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是判定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
3正常值: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以百分率表示,指的是和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比例。HbA1C是评价血糖控制好坏的重要标准4~6:正常值<6:控制偏低,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6~7:控制理想。7~8:可以接受。8~9:控制不好>9:控制很差,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4监测时间有条件的患者应该每3个月检查一次,以了解一段较长时间内血糖控制的总体情况如何。建议那些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友,由于血糖波动较大,至少每3月半年到检查一次。5与空腹血糖、尿糖的关系HbAlc反映过去23个月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反映的是抽血瞬时的血糖浓度。尿糖定量则反映24小时血糖总水平。因此这三个指标从不同时间反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