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12年,河南分公司已经成为李长轩的“家天下”。据检察机关查证,李长轩受贿贪污14079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8936万元。其妻子及一名情妇也成为其同案犯,分别被判处七年和八年有期徒刑。其另一名情妇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原副总经理杨宏杰因涉嫌贪污、受贿上千万元正等待审判。判决书中列举了李长轩收受65人贿赂的事实,其中最醒目的是,个行贿人是中储粮25河南分公司下属的各市、县直属粮库的负责人,逢年过节,他们以公款行贿,行贿总额超过300万元。如漯河、信阳、南阳、周口、濮阳、邓州、延津、夏邑等直属库负责人行贿都在6次以上;最多的沈丘直属库原主任张怀君23次向李行贿1903万元。一个十余次向李长轩行贿的粮库主任说:“人事提拔、调动,资金划拨等大权都在他手上。为了得到关照,送过节费已是家常便饭。前些年是一次三五千,这几年都是一次一万元。”接受“过节费”习以为常的李长轩,从下属粮库“借”钱也如同拿自家的钱。卷宗显示,2002年、2007年,李长轩两次个人用钱向张怀君借80万元。李长轩只还了20万元,其余60万元都由张怀君从下属公司走账报销。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各粮库主任纷纷效仿李长轩,并有过之而无不及,粮库基本上都成了粮库主任的“家天下”。目前已有16名粮库主任落马。漯河直属库原主任李某涉嫌贪污700多万元、受贿1000多万元、挪用上亿元;许昌直属库原主任何某,两年内,仅其个人用公款开支消费就达2000万元,日均超过3万元,造成粮库巨额亏损;沈丘直属库原主任张怀君贪污受贿数百万元……“制度就像一个笼子,但是拿钥匙的人不管事,再好的笼子也形同虚设。”一位涉嫌贪污的粮库主任在接受调查时这样反思和供述。河南省检察院检察长蔡宁指出,对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系统“一把手”缺乏监督,制度不健全,是导致领导层蜕化变质,形成窝案串案的重要原因。28亿斤“转圈粮”骗取7亿元国家粮食资金案件侦办中,河南省检察院组织了24名专业审计人员,对中储粮河南分公司部分直属库的账目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审计,一举揭开了利用“转圈粮”骗取国家巨额粮食资金的内幕。
f从2006年起,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出台了“托市粮”收购政策,即在市场粮价偏低时,国家以高于市场价的“托市价”收购农民手中的粮食。肩负国家粮食战略储备和平抑粮价稳定市场两项重任的中储粮系统,承担托市粮收购任务,同时也享有国家专项的政策优惠。即每收购一吨“托市粮”可获得收购手续费5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