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预查、普查报告编写规范要求
第一部分、正文内容要求
第一章绪论(或绪言、前言)
第一节工作目的和任务
一、说明预查、普查工作的目的和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具体任务与要求。二、预查、普查评价的实际工作时间,完成的各项工作量(附工作量统计表、分年度列出设计和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获得的预期重要地质成果及在勘查评价中解决的重要问题。勘查费投入的经济效果。
第二节地理及经济条件
一、预查、普查区位置、范围、面积、地理坐标,主要交通情况(一般附交通位置图)
二、简要说明工作区(预查、普查)地形特征(包括地形、地貌、水系、切割程度、覆盖程度、相对和绝对高程)、地震及气候条件等。
三、简述工作区(预查、普查)经济条件:人口、民族、动力电、资源、劳动力、厂矿企业分布(布局)、供水条件及粮食供给等情况。
第三节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一、按时间次序简述以往所进行的各种地质工作和矿山开采(民采)情况及取得的重要地质成果。
二、综合评述以往地质工作成果的质量与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区域地质特征(背景)
第一节地质特征
预查和普查阶段一定要搜集和反映最新的区域调查成果和新的认识,较详细阐明区域地层、岩浆岩、构造、变质作用等,同时说明与矿产的关系。
一、地层:地层的时代、各时代的地层分布情况,在区域分布范围,在区域中出露程度,地层的划分、岩性、厚度等,地层与矿产的关系。
二、岩浆岩:这里包括火山岩和侵入岩。阐明侵入岩的时代、种类、产出形态、产状、分布(发展)范围,岩性特征与矿的关系。火山岩阐述时除说明上述要求之外,阐述火山岩形成的时代、喷发岩石类型、形态、产状、喷发旋回等特征,及其与矿产的关系等。
三、构造:阐明工作区的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区域的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如有资料时要说明断裂构造属壳层、岩石圈或深层断裂,韧性剪切构造的变质变形特征等,同时说明与矿产的关系。
f四、变质作用:说明区域的变质时代,变质岩石、岩相基本特征,原岩的建造恢复、变质作用(高级变质低级变质、退变质)等,同时说明与矿产的关系。
第二节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一、区域地球物理特征阐述区域地质体的物性参数,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区域物探异常分布,异常性质,范围特征,异常检查结果等。二、地球化学特征阐述区域各种化探异常背景值,异常的分布特征,结合地质、物探、重砂资料对异常进行综合评价。第三节区域矿产
叙述区域矿产分布规律、规模、开采和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