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的辨析及修改》教学设计
河北省故城县郑口镇坛村中学高福禄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病句辨析与修改,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同时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作文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辨析,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做题与学生的讨论分析,归纳辨析病句的方法,明确常见错误类型。
教学难点
归纳辨析病句的方法及在具体做题时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复习归纳法结合讨论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f课题导入我们过去做过许多病句修改题,今天我们归纳总结一下做这种题的方法和规律。教学新知
一、病句透视:1、所谓“病句”,指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修辞不当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教师明确)2、病句的主要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词语误用、歧义、重复累赘、并列不当等。(学生归纳)3、修改病句要记住:遵原意,少改动。(教师明确)二、实例分析(小组合作探讨)一、成分残缺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2、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二、搭配不当1、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2、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目的。3、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4、夏日的海滨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5、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三、语序不当1、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2、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制度。3、《红楼梦》这部小说对我很感兴趣。四句式杂糅1、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关键在于勤奋起决定作用。2、扬州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原因是全市五、不合逻辑(前后矛盾)1、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f2、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有关部门正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措施。(六)用词不当1、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2、因为我们没有解决好班委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因而我们的工作才无法真正开展起来。七、表意不明(歧义)1、记者到学校里采访到许多张老师的事迹。2、我要炒肉丝。(八)并列不当1、这个商店出售饮料、汽水和啤酒。2、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