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而抑制私人投资和消费,这就是“挤出效应”。5、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三、分析论述题
1、简要说明GDP的计算方法并分析GDP的缺陷。生产法,又称部门法或增加值法。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各部门的产值来计算GDP,反映GDP的来源,即计算每个部门或企业对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值计算GDP。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C+I+G+X-M收入法,又称供给法或要素支付法,从生产过程产生收入流量的角度来计算GDP,就是把所有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起来。GDP=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GDP的缺陷:(1)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例如,一些没有经过市场交换程序的经济活动,如家务劳动,DIY活动、地下经济等,不在GDP统计范围以内。(2)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GDP反映产量变动,但产量变动不等于福利变动:精神满足程度,闲暇福利,分配状态,快乐变化。(3)GDP不能反映可持续发展下的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f绿色GDP=GDP-环境成本。
2、商业银行具有存款创造的功能,请写出各种条件下货币创造乘数的公式。1货币创造乘数k1rd(1元准备金引起的货币供给量)
2当银行有超额储备时DRrdre3有超额储备和现金漏出时k1rdrerc将活期存款和通货合在一起当成货币供给量,则k(1rc)rdrerck1rdre
3、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一般工具有哪些?当发生通货膨胀时,这些政策工具应该如何运用?答: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是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和税收当发生通货膨胀时,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要减少,税收增加。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1)调整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对其他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2)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3)变动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当发生通货膨胀时,提高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政府债券。
四、计算题
1、假定某经济中的消费函数为C08(1t)Y,税率t025,投资函数为I90050r,政府购买G800,货币需求为L025Y625r,实际货币供给为MP500,求:(1)IS曲线和LM曲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