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们的真意是什么,但是我们也已经可以从中看出他的真意是什么,我个人的理解是他不愿与世人那样为了物质的享受而在官场上同流合污,也不愿与普通的人民一样,只为生活而活,诗人在不愿呆在官场上的同时,又关心着朝廷,那是诗人扔关心着国家,关心着国家的人民,也因此,诗人没有道出他的真意,是当时环境所致,也是诗人的性格的体现。结语:再次读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时,我扔然在想,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我们还想要像诗人那样还有可能吗?我想这样的可能已经不存在,因为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变的太多了,生活也不会像诗人那样过得那么的艰苦,这是时代的进步,同时在某一方面,也是时代的倒退。但是,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而又极度喧嚣的社会中,每个人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中去。但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如何找到宁静的心灵家园呢只要我们的心远离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营造一片属于自己的理想的天空,效仿陶渊明去采一支你衷爱的菊花,努力寻求属于自己的“心灵隐逸”,就会收获一份超然和恬静。
参考文献
①杜景华陶渊明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③游国思,王起,萧涤非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④编写组,中国美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⑤裴金华论陶渊明田园诗之意境M湖北社会科学200512⑥王海平陶渊明隐逸心理结构及诗歌意境M社会科学家2001162⑦韦巍玄学生活化与陶诗的意境M九江学院学报2007261(作者联系电话:137)
3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