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应大胆地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策略上,教师要注重体现语文课本身的特点,以读文本,让朗朗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三、教学目标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会背的地方。3、理解古诗两首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4、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5、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6、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7、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9、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们交流。10、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11、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
f12、学生在交流各自的发现的同时,进一步体会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13、积累花名的歌谣,了解几种花的特点,并作适当拓展,让学生仿照短文试写歌谣,激发
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重难点:
1、借助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学习,理解诗句意思。
2.体会诗人的心境,能与他人交流读诗的感受。
3、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向上
爬的。
4、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倡导积极肯定的评价方式,激励交际信心,加强实
践、突出互动,发展学生交际语言。
5、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6、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7、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
五、教学措施:
在进行本组教学时,既要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
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
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在教学时,还要充分注意“导语”
“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各部分内容的相关性,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六、课时安排:
5、《古诗两首》
2课时
6、《爬山虎的脚》
2课时
7、《蟋蟀的住宅》
2课时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1课时
《语文园地二》
5课时
第三单元一、教材分析
本组的专题是“中外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