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此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一论述表时,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小岗村农户做出分田到户和重新走上合作经济道路的两次重大决策都促进了当代经济发展。这说明正确的决策①有利于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发展②符合客观条件发展变化的要求③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④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1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
f分别是:A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B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
义12“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
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答案:7C8A9D10A11B12A【二】高中政治材料分析试题121分全面小康的建设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材料一当前,受经济利益、多元思想、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出现了一些道德危机和道德焦虑。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不仅事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关系到民族精神、道德品质的重大提升。但是,社会道德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轨迹,文化强国、文化发展的举措应顺应、遵循其自然过程,不可操之过急。1运用唯物论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应该如何推进文化强国战略9分材料二随着改革开放全面小康实践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在长期
f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些理论创新已经并将继续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