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科目设置详解
一、为什么要设置“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及“未交增值税”科目主要应当从增值税的税收方面探寻原因:1首先上期的进项税额可留到下期进行抵扣,即当月有借方余额可留抵;2其次上期的销项税额,则不能用下期的进项税额抵扣,即当月有贷方余额要先交税;所以为了能够明确区分企业欠交增值税税款和留抵增值税情况,确保企业及时足额上交增值税,所以要分别设置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及未交增值税科目。(见《国税发(2010)40号规定)企业往往在下月15日前申报上月的增值税,一般来说,“应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是借方,反映待抵扣增值税,或者是0;“未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是借方或者贷方,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若为借方余额则反映多交的增值税,或者是0。二、根据各企业的具体业务情况以及规模大小,合理的设置增值税科目1、对于小规模增值税纳税人,只设“应交增值税”科目,账务处理如下:购进货物时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借:原材料(库存商品)(价款税款)贷:银行存款或预付账款月底时,将含税收入(1征税率3)×征税率3计算出应交税金,然后: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现金)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对于小型商贸企业一般纳税人,可只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和“进项税额转出”等明细科目;同时设置“未交增值税”科目。3、对于有出口退税业务的,以及辅导期的,或者是采用电算化的企业,应在“应交增值税”下增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出口退税”等明细科目;同时还要设置“待抵扣进项税”和“未交增值税”;4、对于业务复杂的企业,如零售业等,有17,13,3等不同税率的进项税金,销项税金,而且金额少笔数多,为了方便统计,可将“应交增值税”单独列为一级科目,在二级明细下再按照不同税率设三级明细,以方便统计及报税。同时设置“未交增值税”科目。三、增值税各明细科目的核算说明增值税明细科目设置的原则,是为了能分别核算各明细科目的发生额,各明细科目不相互抵销,但在“应交增值税”这一级的科目余额则是各明细相互抵销后的余额。重点说明以下科目:1已交税金科目,这一科目主要是用来核算当月(预)交当月的增值税用的,实务中如:辅导期要买发票,税务部门要求企业先把已开出去的发票按3先交税款或转入待抵扣进项税额,交纳的税款就在已交税金科目反映,期末因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