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状态监测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设备状态监测工作,保障装置设备的稳定运行,减少突发故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设备状态监测是指通过测取运行条件下的设备性能参数如振动、噪声、温度等特征数据,经过处理、分析,获得反映设备状态和故障征兆的信息,实现对设备的状态评价、故障诊断和预测,达到避免或减少故障的发生,合理安排设备的运行和维修的目的。
第三条设备管理部是公司状态监测管理归口单位。各单位运行保障室负责本单位状态监测工作,应指定专(兼)职状态监测技术人员,负责状态监测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职责
第四条设备管理部(一)负责公司设备状态监测的管理工作,指导开展预知维修,并进行检查考核。(二)组织对状态监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三)组织、协调状态监测系统软、硬件的配置工作。(四)组织开展状态监测的技术攻关和复杂问题的专家诊断,审查各中心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建立与改造方案。第五条生产中心(一)负责本中心设备状态监测的管理工作。(二)负责大机组、关键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具体实施工作。
61
f(三)负责建立受测设备台帐。(四)负责依据状态监测结果制定设备检修计划、方案,对检修效果进行状态评价。(五)参与各种离线、在线状态监测系统的建立和改造,并负责运行。(六)负责编制、上报状态监测月报。参与公司内部的设备检测和分析工作的协作与交流。第六条维保单位(一)负责按维保协议的要求,对分管的受测设备进行日常监测。(二)负责定期向生产中心上交检测数据和诊断结果。
第三章工作要求
第七条基础管理(一)生产中心应建立状态监测体系,确定受测设备、状态监测分工并组织实施。(二)生产中心应建立健全大机组、关键设备和主要设备的受测设备台帐。受测设备台帐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技术数据:设备位号、名称、电机转速、功率、齿轮齿数,轴承制造厂、型号等技术数据。2检测仪器:要求尽量使用同一台仪器检测设备,以增加数据的可比性。3检测周期:按规定的设备检测周期进行检测。必要时,检测周期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适当调整。4检测测点:对每台监测设备绘制测点示意图,每次监测的测点固定,以便进行分析比较。
62
f5检测标准:可为制造厂给定的振动标准;若无制造厂标准,可参照国际标准ISO18016执行;各中心也可以参照长期积累的振动数据,制订自己的参考标准。
6检测人员:生产中心应做好与维保单位的状态监测工作分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