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4年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开始是通过直觉和臆想,②后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猜测地球的
形状是球形(不能通过日食来判断,日食是月球的影子),他是最早提出地球是球形的
人,③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也证明了地球是球形,④后来通过地球卫星拍摄的图片,人
来才终于目睹到了地球的全貌。
★地球是一个赤道略股,两极略扁的非正球体,
所以赤道半径长于极半径,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
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①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比竖直倾斜235°)②北极:
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③南极:地球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④赤道:地球表面与
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3、经线:经线又叫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西经用W表示,东经用E表示;其中把通过
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定位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往西
是西经,往东是东经,与其相对的180°经线则相反。国际上把20°经线(大西洋)和
160°经线(太平洋)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0°20°在东半球,东经160°
180°在西半球)。
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赤道是南、
北半球的分界线。
5、经线与纬线的区别
名称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经线连接两极点的半圆形的弧线每条经线长度都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
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指示东西方向
6、经纬网:经线纬线构成经纬网,经纬网可以标记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7、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30°、60°
属于分界线。
8、★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区别
名称
方向
时间
发生现象围绕中心
自转自西向东24小时昼夜更替
地轴
公转自西向东365天四季变化
太阳
10、地球的自转:在北极,地球逆时针旋转,在南极则相反北逆南顺。昼夜更替的原因:
①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②地球的自转。地球在公转是地轴是倾斜的,且倾斜
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其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11、地球的公转: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2日,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2日。
春分秋分阳光直射赤道,昼夜等长,夏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直射南回归线
3月21日9月23日昼长夜短;9月23日3月21日昼短夜长。
12、五带划分:根据不同纬度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划分为五带分界线235°、665°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