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第二课时导学案(教师版)
1、学生阅读课文及注释后填写下表后唐庄宗李存勖大事年表年908年912年923年926年岁数23273841事件先王赐矢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身死国灭,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从表格中可以得知什么信息?得天下15年盛盛失天下3年衰衰
2、学生找出课文中体现“盛”与“衰”的语句盛: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方其盛也,②“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仇雠已灭,乱者四应,仓皇东衰:①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②“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及其衰也,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3、作者由此而生发怎样的感慨?、作者由此而生发怎样的感慨?岂得之难失之易欤?岂得之难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其成败之迹,4、作者写李存勖盛衰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写李存勖盛衰的目的是什么?论证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论证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5、作者由此得出什么结论?总结出怎样的教训?、作者由此得出什么结论?总结出怎样的教训?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结论:忧劳可以兴,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可以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文章中作者通过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说明了国家盛衰兴亡之理在于人事,文章中作者通过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说明了国家盛衰兴亡之理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末尾又意味深长地点出“岂独伶人也哉”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末尾又意味深长地点出“岂独伶人也哉”请同学。们在古今历史上寻找一些事例来加以补充说明。们在古今历史上寻找一些事例来加以补充说明。
f拓展延伸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