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二册(上)
83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与椭圆定义类比,深刻理解双曲线的定义并能独立推导出双曲线标准方程;(2)过程与方法:通过定义及标准方程的深刻挖掘与探究,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类比发现及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观察与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交流探索活动,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教学重点: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简单应用
王新敞
奎屯新疆
教学难点:双曲线定义中关于绝对值,2a2c的理解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
王新敞
奎屯新疆
王新敞
奎屯
新疆
王新敞
奎屯
新疆
具:多媒体,一根拉链,小夹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师:椭圆定义是什么?生: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作椭圆。(幻灯片展示椭圆图形及其定义)二、新课引入1、设问师: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学生思考(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点F1F2使F1在左侧F2在右侧记F1F22c2c0)。师:在椭圆里到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这个常数是正数,那么,平面内到两定点的差这个常数还一定是正数吗生:不一定。师:可能是什么数呢?(学生甲回答:是正数,负数或零)师:当常数是零时动点的轨迹是什么?生:是线段F1F2的中垂线。老师做出F1F2的中垂线。
f师:当常数是正数时的点的位置在什么地方?生:在线段F1F2的中垂线的右侧。师:当常数是负数时的点的位置在什么地方?生:在线段F1F2的中垂线的左侧。师: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等于非零常数的点的轨迹到底是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做一个实验来探索。2、实验:(师生共同完成)道具:一根拉链具体做法:老师在拉开的拉链两侧各取一点打结(实验前已经测量好,使两结之间的距离小于两定点间的距离),请两位同学协助将两点分别固定在定点F1,F2处,使拉链头在F1F2的上方。将拉链头看作动点M使M到F1的距离比M到F2的距离远。师:MF1比MF2长多少?请同学观察,将其中一侧拉链拉过来比较,学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长出的部分。在MF1比MF2长出的地方用颜色鲜艳的小夹子做记号,在三次演示可以清楚的看到,在拉链的拉合中拉链头M到F1的距离与到F2的距离差始终是夹子到F1的距离,距离差记为2a(2a0),当拉链头在F1F2的下方时,两次演示在拉链的拉合中,动点拉链头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