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12:1:127下列关于性染色体说法正确的是()D.2:B.1:()
A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与一定的性别相关联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一定会表现出性别差异28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孩子,若又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孩子。其形成原因说法不合理的是()
BBb
A.可能是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没分离,最终产生了异常的含XY精子B.父方或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没分离,最终产生了异常的配子所导致C.可能是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没分离,最终产生了异常的含XY精子D.可能是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没分离,最终产生了异常的含XX卵细胞29右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I上还是片段II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性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①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②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A.I;IBII1I)D.I;II1或I
Bbb
C.II1或I;I
30下图是某家族性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该病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5
fA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Ⅲ10为携带者的概率是23CⅡ5和Ⅲ9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Aa和aaD若Ⅲ10与有该病的男性结婚,生一个女孩患病的概率为16
第II卷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总分30分31每空1分共5分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题图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图中o→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出生率_______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b→c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________________;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将是__________(“草本”、“灌木”或“乔木”)。(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____________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6
f32.(7分)某生态系统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