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研究性学习培训讲稿
主讲:陈志平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应学校安排与大家共同探讨有关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感到非常地荣幸!对于研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要的一个模块,大家都可能已经有所了解。实际上要让大家明确的是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模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不同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方式,它类似于科学研究,是对我们每一个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学会研究性学习不仅使我们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还有利于帮助我们适应未来社会终身学习的挑战和变革。那么,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呢?我们来先从新课程及其结构来谈起,大家看投影:(播放投影并解读)(1)普通高中课程结构、设置、学分分配、(2)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及其他下面,我就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跟大家做一交流。一、研究性学习的理念:自18世纪,“研究性学习”思想被大规模地倡导过三次:(1)18世纪末到19世纪的欧洲,倡导者: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裴斯泰洛齐等,目的:把人从中世纪的蒙昧、迷信、盲从中解放出来,培养自主的、理性的人格。(2)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美国,倡导者:杜威、克伯屈等人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功能心理学的鼻祖,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代表,是美国最有影响和最闻名的教师,学术著作相当多,仅目录就有125页,1919年在中国讲学,传播实用主义教育思想。(3)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的欧美诸国以及亚洲的韩国、日本等国,倡导者:布鲁纳(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获得美国卓越科学贡献奖)、施瓦布等1、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类型:研究性学习地定义(1)定义: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从狭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将“研究性学习”的以及实践与国外对探究一词相比较,研究性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社会探究以及实践性探究的综合,在这几方面内容中更偏重解决实际问题,“实践的探究”成分占大多数。
1
f对“研究性学习”这个概念,我国以法规形式确定为“课程”。学术界一度还有两种理解:其一,“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其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进入2002年,关于研究性学习基本内涵的讨论趋于综合。总之,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研究型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