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系复试问题
1反规划“反规划”是应对中国快速的城市进程,和在市场经济下城市无序扩张的一种物质空间的规划途径。“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它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本质上讲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反规划有四个方面的涵义:第一、反思城市状态:它表达了对我国城市和城市发展中一些系统性问题的一种反思;第二、反思传统规划方法论:它表达了对我国几十年来实行的传统规划方法的反思;第三、逆向的规划程序:首先以生命土地的健康和安全的名义和以持久的公共利益的名义,而不是从眼前城市土地开发的需要出发来做规划。第四、负的规划成果:在提供给决策者的规划成果上体现的是一个强制性的不发展区域,构成城市发展的“底”和限制格局,而把发展区域作为可变化的“图”,留给市场去完善。这个限制性格局同时定义了可建设用地的空间,是支持城市空间形态的格局。它定义了未来城市空间形态,并为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开发松绑。2简述台州反规划案例在台州市的生态格局中,除了为海潮预留了一个安全的缓冲带以外,还为城市预留了一个在人工不设防洪堤状态下的洪水安全格局:一个由河流水系网络和湿地系统所构成的滞洪和调洪系统,把洪水当作可利用的资源而不是需要对抗的敌人。这样一个防洪滞洪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景观系统及游憩系统相结合,共同构建了城市和区域的生态基础设施,它们就像市政基础设施为城市提供社会经济服务一样,成为国土生态安全的保障,并为城市持续提供的生态服务。作为一个成功的实践案例,它还具体地体现在:成功的改变了人们关于城市防洪的观念。台州案例表明,地球上有足够的地方进行城市建设,我们没有必要与洪水过程争空间,也完全可以给生物、文化遗产以及游憩活动以更多的空间;我们甚至可以不用盲目的牺牲更多的土地来地保护这些自然和人文过程及遗产,我们更需要通过解读土地,精明地为这些过程和资源建立综合的、安全高效的格局或战略性的结构(EI),然后在这些EI定义的答案空间里进行城市开发;我们也完全可以谨慎地使用,甚至不用工程措施(如河流的裁弯曲直、水泥堤岸防洪工程),来保障城市的生态安全。实现生态与人文理想的城市,有赖于科学和道义的结合。规划的科学性源于对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的把握,而道义则体现在对生命土地的关怀,包括对土地上的非生物过程、生物过程、地域的历史文化过程的关怀。3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