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学》耕作学》
第一章绪论
1、耕作学:研究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体系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耕作学2、耕作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农作物种植制度及相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耕作制度3、种植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种植制度:4、养地制度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养地制度5、耕作制度的功能、耕作制度的功能(1)技术指导功能:应用科学、技术科学、可观测性;硬技术、有结果;土地上多作物组合技术:麦、稻、棉…;农田多因素改良技术:土壤、肥料、水分、沟渠杂草…;农田(土地)种植业多年生产综合技术:水旱轮作、有机质增加、结构改良;具体生产过程、具体生产单位,提高效率和效益:作物生产、种植生产、农户生产、农场生产、增产增收。(2)宏观决策功能:妥善处理各类矛盾,减少盲目性与片面性;科学配置各种资源要素投入,包括自然资源及各种社会资源,做到物尽其用,资投所需;通过宏观调控,处理好国家与地区、政府与农民、城乡工农、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章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基本原理
1、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1)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人类生产活动下形成的,人既可以建设它,也可以破坏它(受人类控制,人造的系统)(2)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差(3)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受人工培育和选择,生产力不断得到提高(4)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循环系统(5)农业生态系统实质上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2、林业对农业的作用:、林业对农业的作用森林的生态效应:(1)调节气候,改善环境;(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森林被破坏后的恶果:(1)农业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限制农业经济的充分发展;(2)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3)造成气候异常,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4)干旱老地区土壤沙化或变成沙漠。3、作物生活因素的同等重要性和不可代替性:光、温、水、气、养分是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基本生活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作物生活因素的同等重要性和不可代替性: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相互之间是不能代替的。生活因素之间不能互相代替,同因素内的不同因子也是不可代替的。4、限制因子:作物的诸生活因素中,相对缺乏,不能满足作物高产的需要,并限制其它因素的作用,最终影响作物产量的因子。、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