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这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者深思、探讨的问题。长期以来,课堂评价标准没有共识。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分强调课堂评价体系的严密和评价指标的完备。评价一堂课,从教学目的、内容、方法、效果到课堂提问、板书、语言、娇态、多媒体运用等,无不面面俱到,求全责备,忽视了对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的评价,偏离了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目的。评价标准不能一概而论,它本身就是多元的。面对不同的学生或面对不同的教师,应该有不同的标准;而不同的听课者,应为对教育持有不同的看法,也会产生不同的标准。评价标准作为一个工具,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要善于利用它,而不是让它成为束缚教师手脚、限制教师施展的铁链。
新课程呼唤教师的是: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教学的主人,对自己的课堂能够有一个自己的评价标准,使得我们在自评、他评中有所学、有所思、有所得,并在教学及教研活动中迅速的成长起来。那么,怎样是一堂好课,评价的标准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好课应体现在“新”
“新”首先指教师教学理念要新,必须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学构思要新;重构教学内容有创意、效果好;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运用、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选择运用等方面都有个人独到的创意,能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表现出个人教学风格及教学特色。“新”还可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鼓励独创性和多样性,注重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得出结论。总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集思广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全新的角色、全新的理念让课堂的教与学绽放新的亮点。只有课堂上充满创新,才能更好地激发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好课应体现在“活”
“活”指课堂教学是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表面上是课程的内容活、形式活、
f情境活,实质上意味着师生双方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呼唤、个性的张显和主体性的弘扬。要达到这些,就要看教师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否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参与过程中学生是否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思维是否活跃;是否创造了一种积极向上、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师的指导下是否能自主的探索求知,与教师同学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在参与过程中学生是否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只有课堂活起来,学生才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