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是修复酶B没有模板依赖性C有5′→3′外切酶活性D5′→3′聚合酶活性极强
f简述DNA复制的过程DNA的复制过程可被分为3个阶段,即复制的起始、延伸和终止。每个DNA复制的独立单元主要包括复制起始位点和终止位点。DNA复制的起始包括预引发和引发两个阶段。在预引发阶段,DNA解旋解链,形成复制叉,引发体组装;在引发阶段,在引发酶的催化下以DNA链为模板合成一段短的RNA引物。复制时DNA链的延伸由DNA聚合酶催化,以亲代DNA链为模板,引发体移动,从5′→3′方向聚合子代DNA链。当子链延伸到达终止位点是,DNA复制就终止了,切除RNA引物,填补缺口,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下将相邻的冈崎片段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DNA长链。试述真原核生物的DNA复制的特点的不同之处①真核生物染色体有多个复制起点,多复制眼,呈双向复制,多复制子。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只有一个复制起点,单复制子也呈双向复制。②真核生物冈崎片段长约200bp比原核生物略短。真核生物DNA复制速度比原核慢,速度为1000~3000bpmi
仅为原核生物的120~150)。③真核生物复制的终止在端粒处,原核生物的复制叉相遇时即终止。④真核生物染色体在全部复制完之前起点不再重新开始复制;而在快速生长的原核生物染色体DNA复制中,起点可以连续发动复制。真核生物快速生长时,往往采用更多的复制起点。⑤真核生物有多种DNA聚合酶,DNA聚合酶δ是真正的复制酶,在PCNA存在下有持续的合成能力。PCNA称为增殖细胞核抗原,相当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Ⅲ的β夹子,RFC蛋白相当于夹子装配器。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有三种DNA聚合酶ⅢDNA的真正复制酶:多亚基酶,含十种亚基,该酶DNA合成的持续能力强。⑥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两端有端粒结构,它是由许多成串的重短复序列组成,端粒功能是稳定染色体末段结构,防止染色体间的末端连接,并可补偿滞后链5’末段在消除RNA引物后造成的空缺,使染色体保持一定长度。端粒酶是含一段RNA的逆转录酶。⑦RPA:真核生物的单链结合蛋白;RNaseH1和MF1切除RNA引物,DNA聚合酶ε填补缺口。简述半保留复制的生物学意义DNA的复制过程(以大肠杆菌为例)复制起始:(1)、拓扑异构酶解开超螺旋。(2)、D
aA蛋白识别并在ATP存在下结合于四个9bp的重复序列。(3)、在类组蛋白(HU、ATP参与下Da
A蛋白变性13个bp的重复序列形成开链复合物。(4)、D
aB借助于水解ATP产生的能量在D
aC的帮助下沿5’→3’方向移动,解开DNA双链,形成前引发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