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传统婚姻习俗
【摘要】中国传统的婚姻习俗无比的繁琐,但是不难看出在这些繁琐的礼仪中蕴含着对婚姻的希翼和憧憬,文中主要陈述了从订婚、迎亲、正婚的全部繁琐步骤,以此来表现中国人重礼仪,重彩头的特点。
【关键词】传统婚姻习俗;六礼;迎亲;正婚
一提起传统的情恋婚姻我们一定会想到这些关键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生辰八字”“门当户对”等等。婚姻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旧时婚姻的讲究和习俗无比的繁琐,下面我就列举一二。
古代的婚俗一般讲究“六礼”,所谓的“六礼”,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彩是择配、提亲的意思也就是俗话说的“说媒”。问名,即所谓的讨八字,讨回姑娘的出生年月日,要请阴阳先生推算,只有男女八字相合,才可以定亲。古代的问名习俗,还含有问清姑娘是谁生的,即问清是亲生的还是收养的,是正室所生还是继室所生。封建时代为求得婚姻的门当户对,问清嫡庶关系是至关重要的。纳吉,一般来说,男女双方的八字相合就认为婚姻可以成立,男方将这一事实告诉女家,谓之纳吉。纳征,既现在所说的送彩礼送嫁妆,“征”的意思是成功,送彩礼之后婚姻就算成立了。请期,指择定娶亲的日子,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通知女方家,就是俗话所说的“送日子”,娶亲的日子要征得女方的同意,所以叫请期。亲迎,指娶亲,男家派人或者亲自迎娶新娘。
在这里我想区别一下“彩礼”和“嫁妆”送彩礼,古称“下聘”“下聘礼”是男方所送之物,从习俗的角度讲,彩礼自古就含有不许悔婚之意,若女方悔婚则彩礼尽数归还,可若男方悔婚则彩礼一般不退。唐律规定:聘财无多少只限,即受一天以上,并不得悔。自古以来我国婚姻的缔结,就有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的时候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西周时确立并为历朝所沿袭的“六礼”婚姻制度是彩礼习俗的来源,其中的“纳征”就是送聘礼,彩礼表示的是女子的身价,有些地方则直称彩礼为“身份价”。而嫁妆则是女生的陪嫁,旧事女儿出嫁首先准备的就是嫁妆,其种类可分为铺陈、摆设、日用等物品,因世俗视嫁妆多寡而论新娘身份的高低,故而常常大事铺张,陪嫁物多为铜镜、各种饰物、金银珠宝、衣服、家具等,多者可达十余抬,为显嫁妆丰厚,大件由2~4人共抬,小件也由2人共抬,由于物多人众,队伍浩浩荡荡,甚为壮观。由于陪嫁丰盛,民间素有“生子满堂红,生女一场空”之说。
六礼之中的“亲迎”即迎亲,它是婚嫁习俗的中心环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