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忠诚[文化广角]r
王义军 约4149字r
一、忠诚的含义r
忠,《忠经》中述:“忠者也,一其心之谓也。”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便是忠臣良将们对“忠”的身体力行。r
诚,诚信、信任。《说文》讲:“人言为信。”孔子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宽、信、敏、惠)之一,强调要“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r
忠诚作为道德规范,原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后有忠于他人、忠于君主、忠于国家、忠于企业等多种含义。《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忠诚”为“对国家、人民、事业、领导、朋友等尽心尽力”。笔者认为,忠诚既包含对人对事尽心尽力,又包含遵守诺言、诚实守信。r
二、忠诚的意义和作用r
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东西会流逝变化,唯有人性中最朴实真诚的东西仍可闪烁不变的灿烂光芒;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它更显得珍贵。在我国社会急剧转型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道德和现代文明也时常发生着冲撞。忠诚是祖先圣贤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对现今社会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r
(一)忠诚是人内心世界的自然属性r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通过对道德“应然性”的强调,肯定了人类自由的价值。在康德看来,自由就是承认和遵循道德法则的能力。我们除了有摆脱束缚的自由之外,还通过自由接受道德法则,对世界负责,对人类负责。自我在尽义务时需要自由,而义务本身就说明我们生活在世上是为了负更多的责任。r
忠诚就是一个社会人应负的责任,是与生俱来的道德和义务,它是不讲条件和回报的自然责任和义务。r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是邓小平发自内心的对祖国和人民忠诚情感的自然表达。在生活中,我们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为人朋友,需要忠诚;在工作中,我们为人下属,为人上司,为人同事,需要忠诚;作为公民,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需要忠诚。对家庭讲忠诚,才能幸福快乐,才能和睦相处,才能安居乐业;朋友之间讲忠诚,才会相互信任,才能相互支持,才能共同发展;对祖国讲忠诚,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才能兴旺发达,才能和谐进步;对企业讲忠诚,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发展壮大,才能实现宏伟目标。r
(二)忠诚是一种伟大的信念和强大的精神动力r
信念是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