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必要性的研究主要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动力两个方面展开。首先,从外部环境来看,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呼声日盛,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绝佳的机遇。李稻葵和尹兴中(2010)指出,在国际货币体系难以为继的背景下,人民币的崛起,将与美元、欧元形成三足鼎立的多基准货币体系。陈元(2009)、刘惠萍(2010)研究认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是建设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因此,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选择。其次,从内部动力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将会带来巨大的收益。陈雨露等(2005)估算,到2020年中国可以获得超过7500亿元的货币国际化收益。戴相龙(2009)指出了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带来诸多收益,例如铸币税、贸易汇兑收益、境外发行本币债筹集资金、扩大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等。石巧荣(2010)、李长春(2011)研究认为,中国目前已经跨入新兴债权国行列,但作为不成熟的债权国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无奈,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增加国民财富价值、调整经济结构等。王元龙(2009)研究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可以缓解高额外汇储备带来的压力,减少汇率波动的风险。目前,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已取得基本共识,关于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还存在着争论。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货币国际化也是一国政治和经济实力的体现。目前,国内部分学者研究认为,中国目前已经具备了货币国际化的初步条件。
f顾丽姝和王凯庆(2009)研究认为,近年来,中国世界政治地位的提升、经济的快速增长以
及广阔的国内市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人民币已经具备国际化的初
步条件。陆宇莺(2009)指出,我国国际储备充足、国际信用良好、国际贸易量大、人民币
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等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潘英丽、吴君(2012)通过仿真技
术研究货币国际化的潜能,他们认为,中国经济总量规模居世界第二位、人民币汇率稳中有
升、以真实利率表示的高成长性等都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条件。张群发(2008)
分析了外汇储备、国际贸易总量、外资状况、经济总量等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后,认
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已经具备。李稻葵和刘霖林(2008)则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计量研究,
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可行而且符合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需要。
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尽管我国已经具备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初步条件,但是也面临较多现
实障碍。例如,中国资本账户没有完全开放、经济实力整体不强、金融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