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以来中国17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认识中国国情探寻适合国情的救国、强国之路的历史。没有对国情的清醒认识就不可能有深沉的民族责任感就不可能找到真正的救国和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找到行之有效的救国之路就在于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正确结合的产物。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
f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正是基于对国情的客观分析和科学把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社会问题不断暴露出来解决这些问题也要从国情出发通过国情教育增强大学生对民族未来的信心增强对祖国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国情意识主要应该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角度具体应当包括了解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了解我国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国情意识教育就是要通过这些方面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的国家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首先培育爱国主义热情。爱国主义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也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和意志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它是凝聚国家各族人民紧密团结的坚强纽带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内容各有不同。近代中国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遭受了严重践踏救亡图存是爱国主义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冲突、
f主权国家与跨国公司的冲突此起彼伏因而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自觉维护和实现民族国家的利益是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加自觉地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决反对大国沙文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提升中华儿女的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现阶段爱国主义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祖国统一的事业。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中国。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我们今天讲爱国主义r